在李艳美的微信朋友圈里,茶山的朝霞与落日、清新茶香如诗如画,仿佛诉说着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。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,仅仅是她平凡生活的一部分。
李艳美,这位年轻的女子,用镜头记录着茶山的点滴美好,用双手包装着古树茶饼。她的每一个瞬间,都似乎在诠释着一种热爱与坚持。
2008年初,刚刚26岁的李艳美离开家乡,踏上了深圳的电子厂流水线。但年底,她选择了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,因为那里是她的根,是她的归属。
羊火塘,施甸县酒房乡大亮山脚下的这片土地,见证了李艳美家族的茶香传承。从小,她就跟随父母上山采茶,体验着茶农的辛劳与不易。然而,正是这片土地,给予了她安全感,也让她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回归。
李艳美先是成为了倒卖茶叶的小商贩,但她的目光始终紧盯着茶叶市场的变化。当看到古树茶和大树茶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时,她决定转型,走上中高端茶叶的道路。在妇联的创业贷款支持下,她开办了茶厂,注册了“亮山号”商标,开始寻找茶山的古树茶和大树茶资源。
李艳美更偏爱那些遵循传统技艺慢制而成的茶叶。她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,从采茶到制茶,甚至茶树的修剪,都亲自到场监督。春季是茶厂最忙碌的时候,白天她和工人一起采茶,晚上则加班到凌晨,只为保证茶叶的品质。
“采茶是门技术活,采摘过嫩会导致成茶香气不足、味道苦涩;采摘太老则会味淡,成茶正品率低。”李艳美深知,制茶的每一步都耗时费力,高品质的茶没有捷径可走。她坚持厂房的卫生标准,要求每位进厂的工人都要更换工作服、佩戴帽子。
为了提升生产效率,李艳美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。她四处考察学习,向经验丰富的茶农请教,与茶商探讨销售策略。
李艳美坚信,善待土地、敬畏自然是最好的农作方式。她坚持推进茶园的生态改良,使用人工除草和松土,不施任何农药和化肥,让茶园生态达到相对和谐的自然状态。她说:“土地是茶农的根,是生存之本,我们必须珍惜它、守护好它。”
经过多年的努力,李艳美的茶园面积从60亩发展至150亩,每年春茶鲜叶产量达到10余吨。那些树龄在300年左右的古树茶,每年都能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入。“亮山号”茶叶已形成了稳定的销量,生产红茶、生茶、白茶、绿茶4个品种,预计2024年产量将达到2.1吨,产值预计为65万元。
李艳美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,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增收。茶厂成立以来,为周边村民提供了500余人的务工机会,带动了80余户茶农在家门口挣钱。对于那些想要学技术的村民,李艳美也倾囊相授。
除了种茶制茶,李艳美还考取了茶艺师证书。她深爱着每一片茶叶,相信每一片茶叶都有它独特的生命。
“茶农长年与茶山为伴,在他们年复一年的劳作中我们看到了坚韧与执着。生活亦如此,我们都在自己的‘茶山’上默默耕耘,为了生活,也为了更好的未来。”李艳美说,她要继续做好茶,让天南海北的茶客在茶汤里嗅到家乡的草木鲜香。